掃一掃關注
由中材節能主編的國家標準《水泥工廠余熱發電設計規范》(修訂)項目啟動會在京舉行
由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主編的國家標準《水泥工廠余熱發電設計規范(修訂)》(以下簡稱《規范》)項目啟動及大綱審查會日前在京召開。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標準定額總站、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材分會、國家建材定額總站、中國建材工程協會、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參編單位的領導及專家參加了會議。
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標準定額總站站長施敬林介紹了本項目的報批情況及修訂需注意的事項。住建部定額司畢敏娜對該規范的修訂提出了要反映社會發展與需求;要有前瞻性,要把握技術發展方向;要有覆蓋性,要與相關標準與時俱進保持一致等要求。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材分會主任曾學敏就標準的修訂應體現技術進步與創新并提出了具體建議。主編單位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遇廣堃代表編制組就《規范》編制的開工報告及修訂總體思路向與會代表做了詳細的介紹。各參編單位與會人員對此進行了充分討論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見。
會議對主編單位前期的細致準備工作予以肯定,商議并原則通過了《規范》修訂編制內容、大綱框架草案,同意《開工報告》的規范修訂總體思路、組織接口和進度安排,并就下列內容要求在編制中認真調研與求證:第一,修訂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出余熱發電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發展前瞻性,如:在余熱資源確定中要對旁路放風、水泥窯垃圾處理、工業廢料和污泥處理、低品位廢氣余熱、窯胴體輻射熱等都要予以涵蓋、界定,對其利用應作相應的規定。智能化與信息化管理,水資源的利用率等亦應有所規定。第二,對水泥窯余熱發電技術評價要積極正確引導,消除單純以“噸熟料發電量”論短長的誤區,為余熱發電成套技術走出去奠定技術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和標準可以利用附錄形式表達,同樣具有規范效力。第三,按《開工報告》要求各參編單位將《規范》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及時反饋給主編單位,由主編單位根據需要召開會議進行研討。
本次修改是針對《規范》實施五年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訂的,同時爭取與發達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接軌,進一步提高我國水泥行業余熱發電設計水平。該次修改計劃明年完成報批稿。該規范是中材節能繼GB50588-2014《水泥工廠余熱發電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后,再次承擔國家標準的主編任務,該《規范》將對促進節能減排領域技術進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拓展國際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